二月二,龙抬头。3月1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烟台项目“龙头”也在这天按下开工建设的“快进键”: 上午,烟台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我宣布,全市重大项目开工!”随着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成的“开工”发令,全市321个重点项目迎春破土,吹响新一年加快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推进会主会场设在莱山东方威思顿项目现场。会议采用“市级主会场+县级分会场”形式,市区联动,齐步发力,合力冲刺。开工项目总投资23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7.5亿元。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今年烟台开工的项目含“民”量大,含“绿”量高,含“新”量足,充分折射出烟台扛牢“三核引领”的使命担当和勇夺首季“开门红”进程中的新导向、新关切、新态势。 (一) 要读懂这场务实、高效推进会议背后的深意,首先要厘清烟台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和态势。 从全省发展大局看,前不久接连召开的“新春三会”,即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大会,其深层逻辑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走在前、挑大梁”,经济总量稳稳叩开10万亿大门。 从烟台发展实际看,中共山东省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从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加快构建济青烟“三核引领”的发展格局,赋予了包括烟台在内的三个核心城市新使命、新定位。要真正“当龙头”“强引领”“做示范”,必须立足当下,真抓实干。当务之急就是紧抓重点项目落地,把投资拉动真正转化为发展支撑。 事实上,新春伊始,烟台就从多个维度在推进项目建设上不断加码: 2月初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烟台发布《2025年塑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2月24日,在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烟台集中开工73个项目,数量、体量均居全省首位; 省推进会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来到烟台调研,专程察看了龙口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情况,强调强化创新引领抓实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月1日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集中开工的3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3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7.5亿元,涵盖“十强”产业、“七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引领作用强,代表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高成长力、带动力。 例如,位于莱山区主会场的威思顿数智产业园项目,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布局了数字能源产业孵化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业态,志在以数字技术赋能能源革命,打造国际一流科技产业园;蓬莱分会场开工的万华化学(蓬莱)有限公司4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项目,位于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作为乙烯二期的下游产品,该项目是乙烯产品链上重要的下游高端产品,可大幅提升乙烯产业链价值;黄渤海新区分会场开工的烟台东诚鼎诺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形成辐射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带,形成一流转化机制的示范基地。 项目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对于全年工作来说,一季度开局“首战”尤为重要,必须“以项目发展论英雄”。烟台将在铆足干劲、比学赶超中掀起又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二) 重大项目是促进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无论是项目选取,还是资金投向,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 当天开工的321个重点项目中,有近六成是民营企业项目。含“民”量大,含“绿”量高,含“新”量足,是本次现场推进会的显著特征: 在芝罘区,总投资12亿元的山东智造产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商会信创数字经济中心项目,将建设集英特尔创新中心、航天联志智慧工厂、中国电子商会北方数据服务产业基地等于一体的数字经济中心,打造国家级信创产业和高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示范样板。 在福山区,烟台东星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星磁材项目(二期)主要进行高性能低重稀土磁材生产及钕铁硼废料绿色循环再利用,项目拥有自主研发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等领域。 在牟平区,烟台龙湖置业有限公司龙湖天街项目主要建设集生活超市、国际快消、时尚零售、儿童体验、影院、餐饮等多业态的一站式商业综合体,为烟台东部地区的居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在海阳,山东港口装备集团高端港口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可提升烟台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以及临港产业链配套能力,将进一步壮大烟台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突显智能制造特点,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突破22.6亿。 在莱阳,华源莱动矢量磁阻电机柴油机增程器研发与生产项目,将形成非道路用发动机产业集群带,带动形成胶东地区最大的农机发动机生产基地。 在栖霞,力派尔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主要从事汽车刹车盘、刹车毂及刹车片等汽车配件的生产与销售。全部达产后,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 在龙口,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铝合金高值化循环利用项目从源头构建依据铝材牌号、系列等进行细致分类的回收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将形成辐射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铝加工产业集群带。 在招远,新发地(招远)农产品批发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项目主要建设农产品分拣区、交易区、冷链仓储区、物流区,将形成辐射胶东半岛的一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在莱州,烟台储能中心(西部)1GW/2GWh一期450MW/950MWh项目主要建设电化学储能站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参与电网调峰,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在高新区,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以华宇航天、东方蓝天钛金、北斗应用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发展以微小卫星、商业航天运载器、卫星地面终端制造为重点方向的航天产业集群。 一个个项目背后的更深远谋划在于,烟台正以项目聚势重塑城市能级,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生态交织共进,切实将新一轮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 (三) 项目建设体现实干担当。 肩负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三核引领”发展格局新使命,锚定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烟台必须要在抓项目扩投资上快人一步,积蓄优势,抢占先机。 正是在“实干争先”的导向下,烟台连续三年获得全省重点项目考核第一名,2025年全市151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盘子、投资体量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当前,烟台正处在蓄势勃发、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唯有快人一步、领先一拍,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行稳致远。”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在推进会上表示,要以此次推进会为起点,干字当头提速增效,凝心聚力优化服务,全力提速项目建设。 要干得“快”。坚持系统思维、目标导向,抢抓春季项目建设“黄金期”,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按期竣工率,逐个项目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一季度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达到70%以上。 要干得“好”。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服务专员作用,统筹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置,推动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落到实实在在的项目上,建立绿色审批服务机制,为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要干得“稳”。把统筹抓好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生态环保等工作,努力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安全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事实上,在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宏大叙事中,烟台重点项目开工的每一次轰鸣,都是对自身及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回应。1日举行的现场推进会,展现了烟台“链式思维”抓项目抓招商的生命力,凸显了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制度吸引力,同样揭示烟台已更高能级方法论指导发展实现的前瞻性。 春回天地间,奋斗正当时。一个个平地而起的新项目,赋予了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增量、新空间。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以创新之“矢”破转型之“的”,烟台正以项目为“笔”,奋力实现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