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美食。胶东半岛三面临海,海产丰,海味多。海味虽众,但一方人对海味的青睐各有不同。海阳有“无鲞(鱼)不成席”之说,可见鲞鱼在海阳人心中的位置。莱州有“没吃针良鱼,不算过‘鱼市’”之说,可见莱州人对针良鱼的情有独钟。 在我居住的烟台,人们对一种鱼格外垂青,它就是鲐鱼,学名鲐鲅鱼。鲐鱼和鲅鱼都是烟台人常见的鱼,二者同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算是亲戚。鲐鱼与鲅鱼体形有些相似,均为纺锤形,但二者的个头相差悬殊,鲅鱼大者可长到一米多,重达十几公斤,而鲐鱼最大不过尺许,重量大多半斤左右,够斤的就算大个头了。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鲐鱼背部青蓝色,斑纹深蓝色,腹部淡黄色。鲅鱼背部黑蓝色,斑点黑,腹部灰白色。 鲐鱼是古人最早认识和描述的鱼类之一。明朝的吴雨编著过一部《毛诗鸟兽草木考》,这是一部专门针对《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进行注解的著作,因此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动植物的专著”。其中记载:“台鱼也,生海中……大者尺余,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纹。性有毒,虽小,獭及大鱼不敢啖之。蒸者啖之肥美。”清康熙年间还有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其中引省志书《招远县》中记载:“鲐鱼似鲅鱼而小,味微酸。”古人称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为“鲐背之年”。《尔雅•释诂•鲐背疏》记载:“老人皮肤消瘠,背若鲐鱼皮也”。这些记述足以说明,古人对这种鱼早就有了较深的了解。 说起鲐鱼“性有毒”,古人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现代人揭开了谜底。这是因为鲐鱼肉中的组氨酸容易分解成组胺,处理不好易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我对鲐鱼刻骨铭心的记忆源于家人的一次鲐鱼中毒。 20世纪80年代初,正在哺育期的妻子吃过鲐鱼后,突然面红耳赤,全身起红点儿。此事引起全家上下一阵恐慌。经询问得知,原来是吃隔了潮(不新鲜)的鲐鱼所致。经多方打听,觅一偏方,吃青涩的酸杏,方得缓解。从此,我们全家一提起鲐鱼便心有余悸。 不久,我们全家搬来烟台,每年开春时节,这种既便宜又新鲜的鲐鱼大量上市,烟台人偏爱有加,踊跃购买。在那个“冰解春融”的时节,新鲜鲐鱼成了烟台人餐桌上的宠儿。 难道烟台人就不怕中毒吗?带着疑问,我多方打听,在同事、朋友、街坊、邻居的解释疑惑中渐渐知道了其中原委。 原来,烟台人有着很深的鲐鱼情结。 每年青黄不接的季节,也是鲐鱼上市的季节,廉价的鲐鱼帮助烟台人渡过饥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鲐鱼是烟台人的救命鱼。20世纪40年代末,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历了一场“粮食危机”。敌人封锁了港口,依靠东北解放区海上运来的“船苞米”进不来港,是廉价的鲐鱼帮助烟台人度过了这场人为的饥荒。正因如此,烟台人对鲐鱼情有独钟也在情理之中。 烟台人还有一种说法鲐鱼腿短,意思是鲐鱼不易保鲜,尤其是在那个既缺运输能力,又无冷冻设备的年代,大量鲐鱼集中上市,要么趁新鲜赶紧吃,要么腌成咸鱼、以便保存。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咸鱼品种——烂翻身鲐鱼。这是一种将鲐鱼经过饱和的海盐腌制且经过充分发酵的咸鱼,即老百姓所说的“齁咸齁咸”的那种咸鱼。这种咸鱼有点儿像南方的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有一股特别的鱼香。这种盐度几近饱和的“烂翻身鲐鱼”很适合重体力劳动者的口味。正因为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咸鱼很咸,所以它很下饭。就着它,再难咽的干粮也能下肚,既补充了出大汗而流失的盐分,又补充了能量,让下苦力者有力气再次投入“扛大包”之类的重体力劳动之中。许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华侨,多年后返回故乡,依然没有忘记“烂翻身鲐鱼”的味道。 对今天的烟台人来说,这些已经成为故事或传说,但对老一辈烟台人来说,鲐鱼不仅是一种美味,还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是一腔割不断放不下的乡愁。 时过境迁数十年,烟台人的鲐鱼情结未曾改变。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鲐鱼分布广、产量高,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比起其他高档鱼类,鲐鱼便宜,价格最接地气;其二,鲐鱼肉紧实,脂肪丰富,啖之肥美;其三,烟台人找到了克服鲐鱼之毒的秘方——鲐鱼炖小白菜。正是小白菜的加入,成功地化解了鲐鱼肉中的组氨酸,让紧致细密的鲐鱼扬长避短,成为物美价廉的美味。 20世纪80年代初,我调进烟台,虽然心里对鲐鱼还是疙疙瘩瘩的,但烟台人的鲐鱼情结还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对鲐鱼的态度。鲐鱼在我心中逐渐由心有余悸变为喜爱有加,也成为我家餐桌上的常肴。 要吃鲐鱼炖小白菜,挑选新鲜的鲐鱼是关键。新鲜鲐鱼的标志是鱼身挺拔,鱼眼透亮,鱼鳃鲜红。买回家后,除去鱼鳃、内脏,尤其是鱼血,就连紧贴在鱼骨缝里的鱼血也要清洗干净,这一点至关重要。 与鲐鱼几乎同时上市的是新鲜的小白菜。小白菜是大白菜的近亲,茎白叶绿,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可炒、可煮、可炖、可凉拌。也许正是小白菜“性平、味甘、去鱼腥”的特性化解了鲐鱼肉中的组氨酸,让鲐鱼扬长避短,成为烟台人餐桌上物美价廉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