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深冬的大雪,让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一下子进入了最妖娆的季节。悄无声息的片片雪花,从天空中洒落,把大地装扮成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世界。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一幅天然的油画,展示了无尽的美与神秘。 岁末,怀着对亿万年前恐龙化石的好奇,我慕名来到这座闻名遐迩的公园探秘。 8属11种恐龙首次被发现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莱阳市西南二十公里的金岗口村。在人类文明的火种尚未照亮胶东半岛之前,当古老的世界依旧杳无人烟的时候,这里却早已生机勃勃。统治这里的正是远古时代的地球霸主——恐龙,它们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长达亿万年。 目前,已在莱阳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棘鼻青岛龙、鸭嘴龙、鹦鹉嘴龙、谭氏龙和暴龙等8属11种,恐龙蛋化石5属11种,对中国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10年,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正式授予莱阳市“中国恐龙之乡”称号。 这里的红褐色峡谷蜿蜒起伏、沟壑纵横,谷底高高低低地长满了杂草,而两侧的山壁却寸草不生。岩石透着丹霞之色,间或夹杂着一层灰白,层层叠叠的,阳光下宛如缠丝红玛瑙般润泽。这是在中国北方极为罕见的丹霞地貌,亦是莱阳地区八千年地质演变的鲜活呈现,是大地的年轮,是岁月的印痕。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3年秋的一天,莱阳金岗口村一位50岁的村民到山上刨地瓜,一镢下去,刨出了几个像鸵鸟蛋一样大的红褐色石蛋。挖出石蛋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北平,惊动了中国顶尖考古学家。 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来到莱阳,首先发现恐龙等化石,并在有关媒体上发布新闻。1929年以中国谭氏龙命名。1950年,莱阳又接二连三曝出发现恐龙和恐龙蛋的消息,再次惊动考古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学会杨钟健率领科考队来此发掘,1952年,在莱阳金岗口村西北的红土沟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大型恐龙骨架化石。这架恐龙骨架高5米,长9.8米,重10余吨,头顶上生有一支高高的横向棘骨。由于出土地离青岛较近,专家们将它定名为“棘鼻青岛龙”,并鉴定该恐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现在该恐龙化石珍藏在北京古生物博物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白垩纪晚期时,山东东部的莱阳—青岛地区—诸城沿线是一片沉积盆地,叫做胶莱盆地,地表有湖泊、湿地、森林,不少种类的恐龙和其他动物都生存在这里。这里有一片低凹的沼泽地叫金岗口,棘鼻青岛龙便生活在这里。这种恐龙体型巨大,重达几十吨,喜欢吃木贼和水生植物。除了头顶的棒状物,其外表与典型的鸭嘴龙并无多大区别。它头顶上的角是中空的,看上去并不像武器,也没有其他用处,古生物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 棘鼻青岛龙化石坐骨末端呈足状扩大,肠骨上部隆起,在肩椎腹侧中间有明显的直棱,后面成沟状。它的脑子很小,仅有200~300克重。不善于奔跑,又缺乏自卫武器,只适合在淡水湖泊生存。 棘鼻青岛龙虽然个子大,却是温驯的素食主义者,主要以树叶、果实和种子为食。主要以四足行走,它生活的远古环境靠近河流湖泊。在遭遇猎食者袭击的时候,它会依靠粗壮的后足快速奔跑。它们通常会抱团组队,发现危险时用特有的“海豚音”来提醒同伴——科学家在莱阳市同一化石坑中发现了5个青岛龙个体,推测出它们有群居习性。 规模之大,举世罕见 恐龙起始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兴盛于侏罗纪,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逐渐绝迹,在地球上称王称霸了大约1.75亿年。 据《周礼·夏官职方》《汉·地理志》等记载:“秦以前,莱阳境内有豨养泽,水量充沛,堪称泽国。”很久很久以前,莱阳这一方土地是温暖而湿润的,水源充足的地理环境和温和的气候都非常适合恐龙的生长与繁衍。2013年7月,科考队重点对莱阳2号地点东侧的低洼地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在不到200平方米的范围内采集鸭嘴龙类骨骼两百多件,修理后组装了两大两小4条青岛龙骨架。其间,中国科学院邀请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莱阳恐龙发掘进行联合采访,发表了一系列长篇报道,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年,莱阳化石地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保护产地,再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异常丰富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恐龙化石,约占整个世界恐龙化石的1/5。山东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分布带之一,发现并命名的恐龙属种已达十几种。专家认为,金岗口恐龙足印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国内外罕见;足印之大,世界之最;足印产出层面之多,举世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