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花边属舶来品,19世纪末,由英国人马茂兰传入烟台,然后传入栖霞。棒槌花边便于操作,备受广大女性喜欢,成为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2009年9月,棒槌花边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栖霞是烟台棒槌花边的主要产地 棒槌花边是一种源于欧洲的传统民间编织手工业,19世纪末,由英国人马茂兰传入烟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传入栖霞。马茂兰先在臧家庄、小栾家等地传授花边制作技术,到1914年(民国三年)遍布栖霞,从业人员主要为女性。所用的原料有捆麻、麻线棉线等,多系进口而来,织成花边后由商行销往西洋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加强对花边业的管理指导,号召广大农村妇女从事花边生产。1955年12月,城镇花边供销生产合作社成立,拥有资金699元,其中股金46元,职工121人。至年底生产花边21960件,产值4995元,利润275元。嗣后又相继成立桃村花边社和臧家庄花边社。1956年,花边产值为25.62万元,花边加工者2万余人。 1964年11月,城镇、桃村、臧家庄3处花边社合并为栖霞县艺品社,从此花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艺品社在各公社设艺品组,负责技术指导和收、发等管理工作。1971年,艺品社更名为栖霞县手工艺品厂。1974年,完成产值618.4万元,实现利润73.7万元。1976年,改为栖霞县艺品厂,同年增加绣花生产。1980年,完成产值1240.2万元,实现利税132.4万元,花边加工者5.5万人,花色品种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盘蝶、蛾、大边等50个花色,增加到4000多种。产品原料均系国产货。产品经青岛销往日本、泰国、美国、希腊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栖霞棒槌花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种类繁多,雅致美观,1978年被列为山东省名牌产品。栖霞棒槌花边享誉海内外,1979年以来,先后派出等30名花边女工,分别到日本、美国、泰国、希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表演,出国多达60次。 自1982年以后,花边出口量减少。1983年产值为417.6万元,利润为15.97万元。1984年产值434.64万元,利润降为14.12万元,加工者减少到1万人。1985年,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前两年拖欠了加工费,导致加工者积极性不高,艺品厂采取拨补贷款和发放加工费等措施,遂使加工者增至2万人。当年产值为358.3万元,实现利润20.5万元。年底,全县花边加工者共有5万余人,并增加了花边件货、镶边大套、花边十件、花边服装、花边大套等10多个新品种,400多个新花样。 棒槌花边主要分布于烟台市和潍坊地区,但风格各不相同。烟台棒槌花边以栖霞为主要产区,辐射牟平、福山、蓬莱等市区。在栖霞953个行政村中,90%以上的村庄都有织花边的传统。 棒槌花边的编织技法与影响 棒槌花边主要是利用线与线之间的辫、绞、勾、拉形成图案,其常用的编结技法有平织、隔织、密龙、介花、方结、稀布、密布、双稀、介花关针、灯笼扣、苇笠花、六对抄等。 栖霞棒槌花边既是高档日用装饰品,又是精美的艺术欣赏品。20世纪40年代以前,烟台棒槌花边主要品种是花边单片,消费者买去后,自行镶拼于服装或台布上,当时称为件货。1950年以后,除生产件货外,还拼缀成台布、床罩、被套、枕套、盘垫、钢琴罩、沙发套等产品,图案以装饰花卉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体劳作那个年代,农村妇女跟男劳力一样成年累月忙于春种秋收,编织棒槌花边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大多趁中午、晚上编织,虽说累苦,但可以赚点零花钱。那时生产队进项不多,每个劳动日的价值寥寥无几,一年下来,除去口粮款,大多数村民欠下集体的债务,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盐酱醋,孩子上学的花销,甚至患病买药的钱,都靠出售花边所得而解决。 棒槌花边反映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是烟台开埠百年历史的重要见证,为研究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对外贸易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