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州一带,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有悬挂影谱祭拜祖宗的风俗,同时传承下来过年拜年的习俗。 大年三十晚上,自古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说法。传统习俗,时钟响过午夜12点后,就是新的一年了,老人会把沉睡中的孩子们叫起床来,开始下饺子“抓元宝”了。这个时候,整个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到处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三十晚上的饺子叫“元宝”,吃饺子叫抓“元宝”。饺子出锅后,开吃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祖宗上香,换添新酒,在众多的祭品中再供上三碗饺子。然后,一家之主跪下磕头,代表全家先拜祖宗,随后父母亲磕头给祖父母拜年,我们依次磕头给爷爷奶奶拜年,给父亲母亲拜年。磕头后,老人们都会分给我们红包,就是压岁钱。 三十晚上的饺子与平日不同的是要用白菜做馅(谐音“百财”)。除此,还有栗子(利子)、年糕(高升)、红糖(甜蜜)。更让孩子们垂涎欲滴的是,一部分饺子里包进了钢镚,故名元宝。饺子出锅后,大家都会敞开肚皮吃,争先恐后地看谁抓的元宝多。 吃完饺子,大人们开始为我们拿出早上出门拜年要穿的新衣服了。 天刚放亮,老人会提前把门敞开,准备好香烟、瓜子、花生、糖果之类,迎接早早来拜年的客人。 正月初一这天,从早上开始,人们会陆陆续续地走在大街上,三五成队,七八成群,甚至还有几十个人组成的队伍,相约在一起,走家串户地拜年。 正月初一中午是相聚的好时光。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事、同学、战友、平日关系不错的兄弟哥们儿欢聚一堂。客人能来家里坐坐,老人们都很高兴,觉得很有面子,脸上有光。 正月初二拜姑姑,这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习俗。为什么会把拜姑姑放在大年初二这一天?在众多的亲戚中,姑姑显得特别重要。究其原因,可能与“嫁出的闺女不踏娘家尘(陈)”这一风俗有关。 按照习俗,在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要用去壳的高粱穗子铺在天井和明间的地上,故名撒尘(陈)。所以在撒陈之前,嫁出的闺女就不能再待在娘家了。闺女一年回不了几次娘家,不知道在婆家过得好不好。初一不走亲戚,初二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孙去看望一下,回来报个平安。 正月初三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先把撒的尘(陈)起了,用扫帚把院子里里外外通通打扫一遍。有一个说法,从三十晚上开始不能动扫帚。初三大扫除,把燃放鞭炮的纸屑烟灰里里外外扫干净,这样做也是为了迎接出门的闺女回娘家。 每年初三回家时,外甥们先给姥姥拜年,然后要给老舅拜。在我们老家有“老舅为大”的说法。 初三之后,三天的祭拜祖宗就过去了。上午起尘(陈)之后,下午焚香烧纸,把祖宗送走,供桌撤去,影谱请下来,收藏好,拜年也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