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闹秧歌。每当听到锣鼓喧天的秧歌声,心灵深处就会想到家乡正月里热闹非凡激情飞扬的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一种融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被国家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名单。 依山傍水的海阳,勤劳朴实的家乡人,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美丽家园,更用载歌载舞豪放古朴的海阳大秧歌,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有600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形象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艺术才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海阳地域文化的结晶。 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早晨,给亲朋好友拜年之后,在人们相互“过年好”的美好问候和祝福中,听到“咚咚锵”的振奋人心的秧歌队的锣鼓喧天声由远及近,人们快步簇拥着走出了家门,来到大街小巷,随着秧歌队火热鼓点和热情奔放的扭动旋律,来到了大广场,围成一个水泄不通的大圆圈,孩童们拼命地往前挤到最前排,后边个子矮的使劲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前看,男女老少几乎都被秧歌队吸引到了广场。 海阳大秧歌结构严谨,“礼节”被贯穿整个秧歌队伍表演中,队伍有三部分组成。出行时首先排在最前列的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锣等组成。随后是舞队,其中分为——乐大夫,是舞队的总指挥,承担着指挥、活跃气氛,报节目。走在最前面,扮相威武、举止稳健、其舞蹈动作仿做民间武术姿态造型。“三拜九叩”开始拜祖宗、拜神灵、拜尊长、再拜乡亲,“三进三出”,锣鼓喧天震天响,秧歌扭得最欢畅。随着激情昂扬的锣鼓点儿,秧歌队员们扭得最有劲,舞得最欢快。最让人注目的是培养的年龄最小的儿童乐大夫,一招一式,上下翻飞,用力甩动着手中的白色“马尾拂子”,让人在赞叹声中,感到海阳大秧歌生生不息,后生可畏。周围围观的人们随着铿锵有力的敲锣打鼓声齐声喝彩,脚下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扭动了起来,载歌载舞融合着欢歌笑语,宽敞的广场瞬间涌动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集体表演者——花鼓、霸王鞭,双人表演——货郎与翠花,丑婆与媳妇、耍毛驴。“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硕大的河蚌张开两片雪白的大贝壳,将仙鹤长长的嘴巴紧紧夹住,一会儿松开瞬间闭合,踩着锣鼓点儿脚下“田字步”扭动,表演得惟妙惟肖。“猪八戒背媳妇”,背着媳妇压得腰都弯了,表演者依然乐此不疲,扮滑稽鬼脸,让围观的人大笑不止。男扮女装的媒婆手里摇晃着鹅毛扇,戴着镶嵌着仿绿玛瑙般的黑绒帽子,挽着假头簪,脸上涂着红色的腮红,嘴角点画着一颗大大的“黑痣”,走街串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去说媒。《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在队伍中不时回头打白骨精一下,让孩童们欢呼雀跃,鼓掌喝彩。 花鼓队是由生龙活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组成,武士打扮,阳刚之气,排列在队伍最前列,为整个队伍开路、打场,步伐矫健,动作敏捷,双臂挥舞,犹如猛虎下山,踩着有力的锣鼓点儿,阔步向前,如同龙腾虎跃。 海阳大秧歌在海阳北部山区主要是扭秧歌,在南部沿海地带过年最精彩的是“踩高跷”,每一个表演者左右两只脚上,分别用结实的绷带将两只脚绑在两只木头制成的高跷板上,脚离开地面一定的高度,随着敲锣打鼓的鼓点节奏,脚下要不停地活动,若要停下来,为了防止摔倒,就需要找一棵大树或者靠墙边扶着,才能够平稳站立。演出顺序都是一样的: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海阳大秧歌中的“踩高跷”,难度会大一些,走街串巷中遇见的“小胡同”,地面有小石头不平整的地方,容易摔倒。所以每年腊月一到,秧歌队的队员们每天都会早早地去练习演出节目,熟练娴熟地驾驭脚下的木板高跷,来保证正月秧歌队的精彩演出。 海阳大秧歌演绎“祭海”活动是最精彩的时刻。“祭海”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省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海阳沿海渔民特有的传统习俗。500多年的“祭海”经过一代代海阳人的传承、发展、成为体现海阳渔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海里有龙王”的传说,从小就听说过,神话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烟火生活中。随着神话传说地广泛流传,设定每年正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日。“祭海”这天,秧歌队在龙王庙前恭行大礼、三叩九拜、拜龙王,锣鼓喧天,场面既庄重又壮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海阳大秧歌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伴随精彩纷呈的场面已经融入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之中,成为回荡在烟火人间的文明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