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艾山就是黄金产地。金矿多、产量大的,就数艾山东麓的黄金沟了。千百年来,进黄金沟采金者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金矿不计其数。打矿采出明金,什么“狗头金”“虎头金”呀,都不算怎么新鲜。黄金沟里的黄金,又多又纯,远近闻名,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很久以前,艾山菊花崖的貔子得了艾山灵气,沾了明朝宰相郝晋郝大人的光,不仅在艾山一带很有名,有的还在京城里混上了一官半职。当官没有不发财的,他们也少不得积攒了些金银财宝,只待有妥实的机会,找妥实的人带回艾山。碰巧有一个买卖人,打艾山脚下郝家楼村来到京城做买卖。他买卖做的不怎么样,倒叫艾山貔子看上了,往艾山带金子的事就要找他,本也想叫他发个财。 买卖人做买卖赔了本,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了,自然想到乡亲郝晋,便找上门要讨点回栖霞的盘缠。买卖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打听到郝府,一路找来,就径直往里闯。门口两个将官把他拦住问:“你找谁?” “我找老郝。”(栖霞人读郝为ho) “什么老火,这里没有姓火的。” “怎么没有,老郝是俺村的,他是大官儿,就住这,怎么没有?” “你是哪儿来的?” “俺是山东栖霞郝家楼的,俺来看俺乡亲,怎么的就是不让进?” 看门将官这才明白了,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噢,他是来找老郝的啊。”就进门禀报去了。 把门将官的话,让买卖人听见了,只当郝晋改了名,就偷偷记在心里,留着回去告诉乡亲们,省得以后叫老郝(ho)把门的不让进。一会儿工夫,看门将官回来了,还客气地请买卖人进去,说是郝大人有请。郝大人热情的迎接着,既没有架子,也没有嫌弃意思,少不得好酒好菜儿侍侯一番。临走,还送了不少银子给他当盘缠回家,把个买卖人打点得心满意足。 出了郝府大门不远,有人在身后招呼他“等一等”。买卖人回头看时,就见一个郝府的家人喘吁吁追过来,称郝大人刚刚想起来,要托买卖人把一篓子豆芽菜捎回山东老家。买卖人得了人家好处,自然是满应满许。来人还嘱记,郝大人为官清廉,不想张隆出去,叫他别往外传。今儿这篓子豆芽,指定送艾山菊花崖。到了菊花崖,只说下面的顺口溜,自会有人开门迎接。 “山门开,山门开。京城捎回豆芽来,值不值得几文钱,只当是,诚做酒,义当菜。” 买卖人记在心里,随口念叨几遍,觉得既顺口又有意思,心想:“艾山菊花崖是貔子的老窝,没听说有什么山门,莫不是郝老好捎豆芽给艾山老貔子?如今官做大了,感谢当年貔子给他打灯照亮也说不定。”买卖人掀开篓子看,见里面的豆芽与山东老家的没有什么两样,心里更是好笑:“郝老好做了那么大的官儿,千里迢迢往艾山捎一篓子豆芽菜,人家稀罕你这点破豆芽?他就不能捎点值钱的东西?再说了,吃菜都吃新鲜的,这豆芽捎到山东还不烂得没法吃,大老远的,这不白送了吗?真小气,怪不得人都说“越有钱的越抠搜”。可他对我倒是挺大方的,真不知这事儿怎么这么怪……” 俗话说,千里不捎针。一篓子豆芽菜没有多少分量,出了京城那几天,买卖人拐着篓子溜轻溜轻。走了几天以后,才感觉到这篓子豆芽太沉了,让他格外累赘。栖霞人讲义气,他心想:“豆芽菜再累赘也不能半道扔了,怎么说也是人家老郝的一点心意啊。老郝待我够意思,人家托付这点事情,怎么也得给办好了。要是半道扔了,拐个空篓子回家,等到了艾山再买一篓子豆芽顶替送人,这……这不是掺杂使假吗?这不辜负了老郝的一片诚意吗?这哪儿是栖霞人干的事儿呀!……咳!但愿到了艾山,他朋友能好好的答谢答谢我,不然我这一路上遭的罪,就太不值得了。” 买卖人拐着这篓子豆芽,走了六六三十六天,直走得腰酸腿疼,脚脖子也崴了,脚底下也起了泡。那真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吃尽了苦头。当他回到艾山的时候,已经到了太阳落山时辰,买卖人有心想先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先歇息几天再上菊花崖送豆芽,又觉得不当该,朋友托付的事不能耽误了,得先办喻体了才好。这不是,他就趁天没黑透,赶紧登艾山上菊花崖。 到了菊花崖,买卖人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着山门儿,只好对着悬崖陡壁呼喊道:“山门开,山门开。京城捎回豆芽来,值不值得几文钱,只当是,诚做酒,义当菜。”末了,他又加了一句:“京城一篓子豆芽菜,累得我差点回不来!” 话音刚落,就听斧砍刀劈一般的山陡崖,生生错开一道石缝儿,一个白胡子老头笑呵呵地从透着亮光的石缝里走出来,叫买卖人好不惊奇。白胡子老头接过豆芽篓子,说了几句客气话,又从篓子里抓了几把烂豆芽塞进买卖人的衣兜,当作谢礼,也没邀请买卖人进门招待一番。 买卖人很生气,调头顺着艾山东岭山脊走下山去,走了老远,还能听到白胡子老头那嘱记的声音:“老乡——慢走啊——千万别把豆芽子弄丢了——”。买卖人不答话,头也不回,心想:“好干净的几把烂豆芽,我辛辛苦苦从京城给你捎回来,就图你几把烂豆芽?”他一边走一边生气地嘟囔,总觉得那老头太抠搜,太没人情味儿,活该孤老棒子在山里当臭貔子。 下山总比上山快,一会儿工夫,他就走到雕虎洞东口。买卖人越走越烦,越想越生气,一跺脚,干脆豆芽也不要了,一边走一边从衣兜里往外掏豆芽,掏一把扬一把,边走边扬,哩喽拉拉扬了一道。 进了家门,老婆孩子迎过来,扶上炕,跟见了贵客一样欢喜的了不得。老婆又是烧火揍饭又是炒菜烫酒,可买卖人就是不是心思。老婆看出了门道,赶紧过来哄颂。买卖人就把进郝府、捎豆芽、上艾山、扬豆芽的事儿,一彼一此地说给老婆听。老婆听了以后,也觉得事儿挺蹊跷,说不定还真是艾山貔子打郝大人的旗号捎的好东西呢!要真是这样,那些豆芽菜还指不定是什么东西哩!老婆教买卖人赶紧找找衣兜里还有没有剩下的豆芽儿。买卖人这才疑惑地随手掏着自个的衣兜,幸好,还有几个剩在里边。他掏出来,对着灯光一看,妈呀!这哪儿是豆芽菜呀?金灿灿的,分明就是些金豆子嘛,买卖人这才开了心窍。这还不赶紧找啊!两口子三步并着两步找出门儿去,打着灯笼,连夜回艾山找那些扬出去的金豆芽。哪里还找得到,早就沉到地底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