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儿风儿轻轻吹,大海大海笑微微。举起双双波浪手,捧起朵朵白蔷薇。”每当这首歌谣响起,每一位来自沿海的游子都醉迷其中,总能在这活泼的曲调与逗俏的歌词中抿出一味甜感。水何澹澹,波涛激荡,这甜味无疑就是来自家乡大海的独有乡韵。身为一位来自烟台的沿海人,我对于这种感受自然难以置身于外。然而,海虽辽阔,难解近渴,饮水思源,源从何起?我想到了——辛安河。 伴随着千百余年的河水冲刷与河道淤积,辛安河形成了大面积的平原区,囊括了莱山、芝罘、福山、牟平四区,这也正是今天烟台市的主城区和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在这里,由于河水冲刷过的淤泥不断淤积,使得中游平原地带的土质富含多种矿物质与有机质,适宜蔬果种植。闻名遐迩的烟台苹果的主要种植区就是在这里,这里水土栽种出的苹果,外表晶莹剔透,内质发脆,光是看几眼,就令人垂涎欲滴。 河流继续蜿蜒向北,流过北部郊区,便抵达了它的最终归宿——黄海海口。在入海口处,河海的界限清晰而模糊着,河海的相互激荡催生出带状过渡区,远望去,若银蛇凌空,潜蛟起舞。从时间上来说,北部的下游地带是距今历史起源最晚的流域,但这并没有限制它为烟台人民带来的福泽。由于淡水与海水的交冲,使得这里发展成为烟台市最大的淡水产品和海产品养殖区。此刻畅游水底的鱼虾,彼时或许就被端上市民的餐桌,烟台水产更是成为了继烟台苹果的第二城市名片。 若要细究河流与人之间的脉脉相通,除了饱人果腹、美人味蕾之外,自然离不开城市供水。辛安河贯穿烟台南北,供给着烟台主城区的生产生活和工业用水。烟台地处东部沿海,每年雨季,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使得辛安河有着持续不断的供水源。今天,四通八达的供水网早已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衣物的浣洗、田野的浇灌、工业品的生产,辛安河水的身影都清晰可见。 河流造福人,其绚丽的自然风光是不可不谈的。绿丛在太阳的抚慰下容光焕发,野花在风的舞动中尽情摇曳,还有那喜鹊在蟋蟀的琴声中时而高唱、时而低吟。远远望去,大地上的这幅彩色画卷,一边怀抱着金色的麦浪一边正小心地依偎着辛安河——它的母亲,在高处蓝色汪洋般天空的辉映下,相得益彰,趣味丛生。想象站在辛安河畔,闭上双眼,汤汤的水流声掠过耳畔,水气顺着鼻尖随着微风一同进入鼻腔,贯通全身。睁开眼,一片蓝天白云,绿柳成荫。此刻你能在来自远古河水的吟诵中沉眠,能在古代人民的歌谣中觉醒,陪他们作舞,与他们畅谈。“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说的就是此景吧。 然而,依我所见,河流孕育人不仅体现在直接的资源价值,最重要的是对人性情和生活方式的塑造。不似长江水流那般湍急,不似黄水水流那般汹涌,更不似海水那般澎湃,辛安河水有着自己独有的风韵——缓而不慢,急中生稳。这种水流风格竟与烟台人的性情与生活方式相契合,豪爽而稳重,慢中有快,生活在慢节奏中,却享受着快节奏。在这里或许有很多人从未坐过地铁,从未涉足高档奢侈品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奋斗中思索人生,在静谧中体味生活。他们品味着烟火,享受着人间,算得上是“活透了”。 当河流与人相遇后,碰撞出的火花自然就是城市了。我独爱烟台,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这座城市近二十载的变迁。从最初的海港渔村到近代开埠成为通商海岸,再到今天正在建成的产业化园区化工业体系,变的是脚步,不变的是烟台人的性情,更是这座城市的品格——稳中求进。脚步匆匆,从未忘记回首;人生海海,远处尽是高峰。 今天,当我再次踱步辛安河畔时,河道边是新建立起的绿植区,平原区上建立起来了生态公园。早间,初日的朝霞点缀着绿海;晌午,湛蓝的天空映衬着“镜面”;傍晚,落日的余晖亲吻着大地。辛安河,这条河流继续孕育着它的城市,继续滋养着它的人民,自始至终流淌在那里。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