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之都”,是栖霞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城市名片,但绝不止这一个。 从沈海高速栖霞北进入栖霞,沿G15南行,路西侧的高高矗立的栖霞十余张金字城市名片熠熠生辉:“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文学之乡”“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必留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铿锵足音。 过去的十年,中共栖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共山东省委、烟台市委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书写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数字是枯燥的,可一串串骄人的数字,却最能展现栖霞十年发展的辉煌成果—— 这是百年交汇、跨越征程的十年。十年来,栖霞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进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35倍、2.16倍。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63元,是2012年的1.8倍。社会治理明显改进,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栖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检测断面全部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70%,成功创建全省“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栖霞素材为原型,创作了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实现镇村社区全覆盖。 这是思变思新、勇于探索的十年。十年来,栖霞市改革创新蹄疾步稳成果丰硕。创新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启“三变”改革试点,荣登“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积极搭建果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栖霞苹果产业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三院一基地一中心”,创建5个农业领域国家级项目,推动老劣果园改造,仅2020-2021年就改造32万亩,栖霞苹果品牌价值达到68.29亿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23个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一批试点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审批流程平均压缩60%以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先后与4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培育3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瞪羚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 这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十年。十年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全市上下保持定力、团结一致,顺利度过了重重难关。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防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常规战。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这是人民至上、积极作为的十年。十年来,栖霞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更有品质。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3%,累计实施180项重点惠民工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脱贫13931户、21154人,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医疗资源布局逐步优化,就业、养老、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完成5个棚户区改造、9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40%的村庄达到一类美丽乡村标准。公共服务有效提升,城乡路网体系更加完善。扎实推进平安栖霞、信用栖霞建设,全国城市信用排名稳居前50名。 这是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的十年。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警示教育,建设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加强组织建设,严肃换届纪律,高质量完成镇村两级换届;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公开考选85名优秀年轻干部;各级派驻的乡村振兴服务队、基层党建工作队、包村部门、第一书记担当作为、贴近服务,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统一战线、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台港澳、老干部、党管武装、双拥共建、档案保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不断加强。 |